江苏创新网首页

致富经

山野梨花开 蓬生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0-06-17 11:34:48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刘久锋 龙小敏 | 责任编辑:凌浩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20世纪50年代,悠扬动听的《好花红》旋律就唱遍祖国大江南北。歌中所描写的植物就是刺梨——云贵高原及四川西部高原特有的珍贵野生资源。

近年来,作为野生刺梨故乡的贵州,充分挖掘刺梨产业的价值,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将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把刺梨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加速推进刺梨产业高速发展。

在“标准+品牌”的双轮驱动下,刺梨这个生长在贵州山野田间、貌不惊人的山果子,成为贵州一大扶贫产业,承载着千家万户的致富梦想。

顶层设计东风吹起 小野果迎来发展春天

5月的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中,一朵朵刺梨花竞相开放,一簇簇刺梨树随风摇曳,万亩刺梨园一片绿意盎然。贾西村种植刺梨已达1.35万亩,带动了2267户农户增收致富。以贾西村为核心的盘关天富刺梨园是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刺梨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充分彰显了贵州对刺梨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高位推动、齐心协力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贵州省副省长陶长海说。

20196月,贵州省确定了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刺梨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刺梨拳头产品,打造一批刺梨知名品牌,开发一批样板市场,建设全国刺梨种植、加工、销售大省的目标。

“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作为贵州刺梨产业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的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谭书明说,贵州是最早开发利用刺梨资源的省份,民间利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贵州省多措并举让刺梨产业发展抓之有方、行之有效。2019318日,贵州省与广东广药集团在贵阳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发展刺梨产业。“目前,广药集团新开发的刺柠吉饮料生产线已在贵州省惠水县潮映大健康公司正式投产,广药集团开发的刺梨糖、刺梨龟苓膏即将投入生产。”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介绍。

与此同时,贵州的本土企业大力推进刺梨精深加工,开发了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果酒、茶、果脯、刺梨干、软糖、刺梨酥、口服液、含片、精粉等十余种产品。

作为全国最大的刺梨产研中心,贵州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宜兰大学及多家生物工程公司开展合作,设置专家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等,研发刺梨食用品、护肤品、保健品、药用品等30多种产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体系。

“在健康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刺梨的价值逐渐被人知晓,从区域走向全国市场,产业发展已然迎来春天。”谭书明说。

打造“贵州刺梨”品牌 走出“带刺”发展道路

产品标准,是贵州刺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刺梨产业高速发展中发挥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安全的作用。

“贵州刺梨,资源禀赋突出,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标准化程度不够。刺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还缺乏统一的刺梨产品标准。”贵州烨凯品牌策划创始人刘毅说。

“就像枸杞之于宁夏、椰子之于海南,贵州可以把刺梨产业打造成独具特色和区域性格的农业爆款品牌。”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咨询特聘专家龙河闻说,践行标准理念,贵州一直在探索。贵州刺梨要像宁夏枸杞、甘肃青稞、海南椰子等特色产业一样,以价值性、稀缺性为导向,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

贵州省提出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作为核心理念,深挖贵州刺梨原产地历史文化内涵,策划建立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标识、标准、认证和管理体系,积极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同时,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强化品牌研究、品牌设计、品牌定位和品牌沟通,差异化、特色化开展品牌创建,逐步完善品牌经营管理体系。

2019年,贵州组建了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成立了贵州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开展了刺梨种植、加工的相关标准研究制订。2020年,《贵州刺梨系列标准汇编》编制完成,按照生产环节、制定时间和制定主体收录现行刺梨标准25个。68日,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及系列标准发布会上,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应运而生,标志着贵州开启了中国刺梨产业以公共品牌为驱动的发展新模式,是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刺梨维生素C含量极高,不宜常温储存和运输,鲜果储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需要及时采摘、加工和储存。20195月,陶长海在全省刺梨产业发展专题会上说:“刺梨为加工而生,为健康而生,必须要走加工路线,没有加工就没有前途,要把农产品变为工业品,工业品变为健康的消费品。”

如今,通过加工,贵州开发出原汁、饮料、果脯、酒等80多个刺梨产品,培育了刺梨王、天刺力、金刺梨、山王果、恒力源等一批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

产业发展好 百姓荷包渐“鼓”

“以前种包谷、洋芋,一年到头苦下来,连肥料钱都不一定挣得回来。现在,家里用5亩多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可以有2380元分红,夫妻俩在园区打工,平均一个月有700多元收入,一年就是8400元。”贾西村八组贫困户熊小芬说。

为保障农户收益,贵州各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刺梨产业,农户可享受土地分红和鲜果保底收购等待遇。如今,刺梨遍布贵州大地,已成为生态治理的“生态树”、旅游发展的“景观树”、村民致富的“摇钱树”。刺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社会、扶贫等多方面的效益。

水城县林务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每年400元一亩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发展刺梨产业,签订“三变”土地入股合同,聘用贫困户298人作为管护人员,并根据收购合同对刺梨进行保价收购。

“农户将土地入股合作社,企业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协议,合作社负责组织管护、抚育、鲜果采收,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保底分红,构建了刺梨产业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水城县县长赵庆强说,该模式在水城县已种植刺梨38.9万亩,带动农户3735816.2万人,其中贫困户1136743101人。

以企带动、以社带户,贫困群众在刺梨产业发展中得到实际收益。贵州山王果公司通过与合作社、种植户共同发展生态刺梨基地,解决就业3.6万人次,惠及农户近2万户。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贵州刺梨种植面积176万亩,鲜果销售收入2.6亿元,刺梨种植流转土地收入4250万元,农民参与刺梨种植务工收入9645万元,带动农户6.6万户21.7万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6138元,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

在距贵阳16公里处,有条美丽的茶香山谷。谷内上万亩的刺梨连绵十几里。每年端午节前后,刺梨花漫山遍野,鲜艳夺目,蔚为壮观。当地世居的布依族苗族群众,依托刺梨产业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家乐”旅游。游客到此不但能感受“好花红”的韵味,品尝美味的“维C之王”,还能感受到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

“刺梨花一般在四五月开,花期持续一个多月。刺梨果实从9月初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10月底,这两个时段是客人来游玩的高峰期,我们可以围绕‘金刺梨赏花品果’做文章,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盘州市舍烹村郭大哥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些年来,贵州依托集中连片的刺梨园独特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和挖掘刺梨旅游观光价值,相继举办各种刺梨文化活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如今,刺梨产业作为贵州十二大农村产业革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满身是刺的“山果果”正一步步蜕变成浑身发光的“金宝贝”,成为贵州特有的亮丽名片。(记者 刘久锋 实习生 龙小敏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