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旅游

诗去行天下我们留在家 跟着唐诗宋词游南京

发布时间:2020-02-15 16:56:08 | 来源:南京日报 | 作者:邢虹 | 责任编辑:蒋梦雨

南京,是一座与唐诗宋词息息相关的城市。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南京电视台打造的文化寻踪节目《诗行天下》,为人们的宅家生活增添了更多诗意。“诗去行天下,我们留在家”,正如节目组的海报所言,这段时间,许多观众周六晚9点40分都守着南京新闻综合频道,循着诗人的足迹,吟诵着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跟着唐诗宋词一起游南京、览天下。


凤凰台

——“代言人”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朝大诗人李白,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游遍天下。不过,南京很可能占据了他一生中的两个最:这是李白活动最多的城市,也是李白诗中写到最多的一座城市。他仰天大笑出门去,一路行吟,却把金陵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故乡。《诗行天下》节目顾问、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冯亦同说:“李白给南京做过好多广告,这座城市让他张开了诗的翅膀,他就是在凤凰台上‘起飞’的。”

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从他的家乡四川出发,沿江东下,在第二年的秋天来到了南京。这里是他离开家乡远游的重要目的地。此时正值开元十四年,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已然承平日久。大唐帝国欣欣向荣,金陵城一派风物繁华。“当时的金陵给了他非凡的印象。年轻的诗人初登一个叫瓦官寺的东晋古寺,瓦官寺里面有一座高楼,建在梁武帝的时代,叫瓦官阁,这是一座巍巍高楼。李白登上去以后,写下了他在金陵的第一首诗,叫《登瓦官阁》。这是他给南京的见面礼。”冯亦同说。

第一次来到金陵的李白,赞叹非凡的六朝风光,也被街头生动明媚的风土人情深深打动。金陵城的景,金陵城的人,都是如此美好,让他忍不住提笔赋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短短六行诗,创造了两个成语,也让长干里成为久负盛名的地标。

从公元747年秋天起,近十年的光景里,李白几乎每年都要在金陵待上一段时间。无论南下北上,这里总是李白漫游的中心点,有时甚至一连住上一两年,当上了南京的寓公。金陵,仿佛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石头城的景色,越来越频繁地入了他的诗中。

然而,李白的心境却与青年时代颇有些不同。对于自己的政治才华向来自信的李白,在长安屡屡失意,没有可以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他的笔可以献诗,却不能献策。他的才情,只是皇家酒宴上的佐料,并不能让他真正立身朝堂。在凤凰台,在金陵,李白忍不住怀念长安。伴酒吟诗,仗剑天涯,成了诗人的“生活主旋律”。

在诗词研究者们看来,长安的失意对李白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小遗憾,但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对于世界诗歌史来说,却是一个大幸运。

据统计,李白写下的与南京有关的诗歌,多达70多篇。著名作家叶兆言在写《南京传》的时候,把李白称为“南京的形象代言人”,“千百年来,他一直在为南京做免费广告。李白与南京关系确实非同寻常,他一生无数次游览或在此暂住,遍赏金陵名胜,广泛结交当地朋友,喝不完的酒,写不完的诗。”他说,“自从有了李白,有了李白的诗,要想举例说明南京历史,要想夸一夸南京这个城市,变得轻松容易。”


乌衣巷

——“代言人”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飞燕来去,倏忽千年,乌衣晚照依旧,来燕名堂不再。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金陵怀古诗,用一只翠羽翩翩、穿堂而过的小燕子,牵起了无数人对兴亡沧桑的唏嘘感怀。金陵城的乌衣巷随之声名遐迩,而刘禹锡这句“乌衣巷口夕阳斜”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不过,刘禹锡创作这首《乌衣巷》的时候,并没有来过南京。

刘禹锡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写了一组咏怀金陵古迹的七言绝句,总名《金陵五题》,包括脍炙人口的《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江令宅》。他为《金陵五题》作序时说:“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也就是说,刘禹锡当时仅凭对六朝古都的强烈向往和满腹才情,写出了金陵怀古诗中的扛鼎之作。

冯亦同介绍,乌衣巷这条秦淮闾巷因吴时为乌衣营而得名,晋室东迁后,名族聚居呈一时之盛,而今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却已化作寻常百姓矣。《乌衣巷》这番伤悼之情,既为六朝名胜古迹特有的审美指向,也是中唐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灾难给士人留下“内伤”的自然流露。刘禹锡从形式和内容上深化和推进了“金陵怀古”文学母题的思考与创作,影响深远。

唐宝历二年冬,刘禹锡已经56岁,终于奉令由和州返回洛阳,任职东都尚书省。公元827年的春天,刘禹锡路经金陵,这一次,他“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的遗憾终于得以圆满。他写下了《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诗人炼字精妙,感慨深沉。


赏心亭

——“代言人”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北宋时,南京叫作江宁府,公元1128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此时,大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已经丢了,长江南岸的南京因此成为南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1168年,辛弃疾被朝廷任命为建康府通判。

在当时的建康,赏心亭被称为“金陵第一胜概”,《景定建康志》说:“赏心亭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是建康的官员、文士最常来的宴客和送别的地方。任职建康的辛弃疾,当然也少不了来此登临,借景抒怀。

建康,对于辛弃疾来说,是一座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城市。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香顺表示,建康在南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当时朝廷分成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辛弃疾属于主战派。主战派有一种观点就是北伐要以建康作为一个根据地,从建康渡过长江,然后再渡过淮河,收复北方的沦陷河山,所以建康对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到了南京之后,辛弃疾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上司、文友,大家常常在一起交游往来,诗词唱和。这给了辛弃疾一个很好的抒发其诗词创作才能的机会。

在南京,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见证了这座城市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在秦淮河畔的西水关,就屹立着一座历史悠久,别具风格的宋式亭阁——赏心亭。无数文人墨客曾到此吊古抒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冯亦同说,辛弃疾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以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最负盛名,上片以山水起势,将一个登高望远、心系国事的志士形象刻画得神肖毕现;下片抒怀,言其壮志难酬,一波三折、一咏三叹;结尾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全词既有豪迈之气,又有幽婉之情,让读者感受到壮怀激烈又刚柔并济的“稼轩之美”。


半山园

——“代言人”王安石

《寄吴氏女子》

梦想平生在一丘,暮年方此得优游。

江湖相忘真鱼乐,怪汝长谣特地愁。

王安石16岁那年,便和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被任命为江宁府通判,王家十几口也随之来到了南京。王益是一个基层官员,每隔几年就要到新的地方任职。王益到哪里赴任,王安石一家人就要跟到哪里。少年时期的这种流转不定的生活,使王安石很早就体察了民生疾苦,也在父亲的影响下确立了要经邦济世的志向。

王安石18岁那年,父亲在江宁任上病逝,这个“内外数十口”的大家庭一时间陷入了困境。王安石明白,唯有考取功名才是唯一出路,他拒绝参加一切应酬俗事,整天埋头苦读。他在《忆昨诗示诸外弟》这首诗里,写下了自己的心境:“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晞。”“伊威”是一种在壁角潮土中生的湿虫。“生伊威”说明主人埋头苦读,足不出户,也无暇打扫卫生,房间里竟然生了虫子。王安石是一个极其热爱读书的人,再加上天资聪颖,宋仁宗庆历二年,王安石第一次参加科考,就高中进士,而且在众多考生中名列第四,被任命为“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离开南京,开始了仕途生涯。

虽然两度拜相,但王安石的改革还是举步维艰。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冬天,王安石第二次罢相。这一次,他终于长久地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金陵。

从今天的南京清溪路一直向北,穿过海军指挥学院的两座大门,就看到了一座位于半山坡上的建筑。这里,就是王安石晚年的住所——“半山园”。

在《示元度》一文中,王安石饶有兴致地记叙了营建半山园的经过:“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沟西雇丁壮,担土为培缕。扶疏三百株,莳楝最高茂。不求鹓雏实,但取易成就……”

由于这里地处江宁府城东门和钟山的正中,离两地各七里,正是由城东门去钟山的半道,所以王安石将这个园子定名为“半山园”,自号“半山居士”。

在历尽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之后,王安石终于找到了可以卸下心理重荷、放松疲惫的身心的地方,他感到由衷的欣喜,所以写下了《寄吴氏女子》。“梦想平生在一丘,暮年方此得优游”正表明,半山园这个“世外桃源”,正是王安石一直向往着的。

如今的王安石故居前有花园和王安石雕像,一株古龙爪松立于门口,堂内的青砖佛像,浮雕、石墩都保存完好。除了门厅,中庭,侧面还有两个小院子,其中芭蕉参天,结构精妙。回廊中还可以看到不少王安石的诗词刻成的石碑嵌在墙中。

回顾王安石的一生,他在南京度过了青春时代,一生3次出任江宁府尹,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他偏爱南京,他不仅选择在这里退隐,更选择在这里安葬。根据史料记载,王安石病逝于半山园中,也葬在附近,称为荆公墓。可是,从明代开始,就已经没有王安石墓的确切消息。

秦淮河

——“代言人”杜牧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京,不仅是六朝的都城,也是交通要地,无论是顺长江南下,还是沿运河北上,南京都是必经之地。杜牧虽然没有在南京居住过,但是他一生中,数次途经南京。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底蕴,感伤的往事,最能调动诗人的情绪,唤醒躲藏在心灵深处的灵感,杜牧写了很多与南京有关的诗篇。

据记载,杜牧第一次来南京,是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春,杜牧奉幕主沈传师之命,由宣州往扬州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途经江宁。长江两岸明媚的春光,建康古城的岁月沧桑,抚今追昔,杜牧不禁诗情萌动,挥毫写下了《江南春》《泊秦淮》的佳作。

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在唐代,秦淮河口是长江的码头,当时客商船只到了南京都停泊在秦淮河口。杜牧往来南京,也要在秦淮河口驻留。秦淮河口是个热闹去处,有酒楼歌馆、市肆旅店。杜牧在船上听到隔江有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这支陈后主的亡国之音,触景感怀,写下了《泊秦淮》。冯亦同说,这首诗中翻出了为前人所未道、让当世者警醒的新意。

在今天,一提南京人们就会立刻想到秦淮河,但是,这条河在历史上曾经叫过好多名字,直到唐朝才改叫秦淮,又直到杜牧的《泊秦淮》出来,它的名字才家喻户晓,广为传颂,从此再也没有改过。换句话说,没有秦淮河就没有杜牧这首诗,但是,没有杜牧这首诗,其实也就没有今天的秦淮河,一首诗成就了一条河!

杜牧游览南京,还留下了《台城曲二首》《清明》《江楼晚望》《江南怀古》等诗篇。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49岁的杜牧接到朝廷的调令,返回长安,任吏部考功郎中。这是他最后一次路过南京。一年后,他病逝于长安老宅中。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