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创新网首页

创新聚焦

精细化建设管理助力南京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1-27 15:07:09 | 来源:南京日报 | 作者:来源于网络 | 责任编辑:凌浩

江苏创新网讯  今年南京市共有环境提升、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等8大类共613项精细化建设管理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市建委等市有关部门秉持提升城市首位度、改善民生的理念,创新实干,推动南京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9年已接近尾声,市、区相关部门在道路整治、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等精细化建设管理方面不断持续推进、总结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机制和做法。

A用精品项目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

2017年开展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以来,鼓楼区累计完成江苏路等15条主次干道、天津路等81条街巷的沿街立面和道路市政综合整治、宁海路等3个片区的环境品质提升、宁夏路18号院等222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小桃园二期等10个游园绿地建设、二仙沟等6条河道的沿河景观提升、阳光广场等149个公厕的新建或改造升级工程,鼓楼区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面貌有了极大提升。 

鼓楼区精细化推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该区紧紧抓住精细化这个核心,全力打造鼓楼标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精细设计、精心施工,做精品工程,打造了小桃园二期、鼓楼公园、华侨路、水佐岗片区等一批精品项目。

在打造精品项目的过程中,鼓楼区形成了良好的机制和做法。比如在道路整治中,新厦集团坚持民主整治,项目开工前将设计方案向居民公示,公开咨询电话,针对方案专门召开居民议事会,充分听取民意;向道路沿线居民、商户发放告知信,主动介绍工程概况和工期;施工现场设立居民咨询点,及时回复老百姓的诉求。“对居民提出的扬尘、噪声怎么管控、会不会影响出行,这些问题我们都积极予以回复,妥善处理。”该集团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 

在所有项目上,鼓楼区都格外注重加强对施工机械和材料的管理。施工片区安排了车辆安全引导员,避开上下班高峰期,并注意控制车速,禁止鸣笛;所有建筑材料按规范摆放,做好覆盖围挡;各施工片区按板块安排专人不间断保洁洒水,对现场产生的垃圾做到当日清理集中外运;要求脚手架落地杆必须加垫木板,任何地面不允许直接拌和砂浆和其他材料,必须铺垫木工板及彩条布防止污染地面,减少对地面成品的破坏;对施工的实施过程达到“六无”要求: “无噪音、无扬尘、无光污染、无水污染、无固体废物污染、无交通通行障碍”。 

在巡查督查方面,鼓楼区通过市级部门巡查、区级部门监管、项目监理检查、热心群众监督四种途径,严格对项目现场管理和施工进行全方面督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针对项目数量多、分布广,难以全面巡查和督查到位的实际情况,该区还授权监理对施工单位及时处罚,在处罚完成后向区专项组和推进办报备,以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力度。 

今年7月,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出台了全省首个街道级管理标准——《宁海路街区精细化管理规范》。该《规范》对沿街容貌、经营秩序、道路街巷施工、建筑工地、门前三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小区物业、车辆停放、文明养犬和应急事务处置等12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规范标准,涵盖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部范围,有助于对整治后的区域实施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 

鼓楼区今年还有一项“重头戏”是对中心片区进行综合整治。中心片区包含天目路片区和南京大学周边片区,这一区域人文气息浓厚,但是面貌老旧。据悉,项目建设单位新厦集团已于10月组织参建单位进场,计划用两年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对该区域的陶谷新村、南秀村等老旧小区,沿云南路、上海路等主干道的建筑立面,南阴阳营等街巷,一批游园绿地进行整治,从完善功能、环境提升等方面入手,让该片区更宜居舒适。 

B老旧小区整治着力解决居民最实际的问题

2016年起,秦淮区就制定了老旧小区整治计划,提出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投入,彻底解决全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非商品房老旧小区环境问题。 

2016年—2018年,秦淮区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41个,受惠居民约6.6万户。今年秦淮区计划整治小区18个,受惠居民约1万户。预计不久后这18个小区的整治将基本完成。 

秦淮区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治格外注重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搞“面子”工程。在完善功能方面,对屋面防水、隔热板房屋外立面等进行出新,增强房屋使用功能;以实用性、节约性为原则,对小区主干道进行沥青铺设,对支路进行修补,提升道路交通功能;开展车棚整治、车位序化,利用主干道沿线、休闲广场边角、绿化地块等区域增设停车位,完善小区停车功能。老旧小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往往有所缺乏,所以此次整治为居民增设单元电子防盗门和监控系统,用现代化的技防手段提升老旧小区的安全;出新或新建老旧小区的门卫室,出新或新建电动移门、大门道闸,实现小区封闭式管理。以上问题都解决后还要考虑居民住得是否舒服,所以参建单位选择适合的场所新建广场或绿地,综合考虑居民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等多种需求,对原有绿化带进行修整补植,提档升级,修建活动广场,增设文化长廊,为小区整治工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前我们往往关注‘我们要整治改造什么’,现在我们问需于民,了解‘人民群众需要整治什么’,这样才能直击痛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居住环境问题,使整治工作更大程度地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该负责人说。 

在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前期摸底调查时,参建单位邀请社区与群众代表一起座谈、查看小区,充分了解居民需求,为下一步拟定出新方案做依据;在方案公示阶段,坚持“二次公示”制度,第一次以座谈会形式征求意见,第二次以图板公示方式征求意见,广泛采纳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怎么开展整治工作,流程安排、时间安排,秦淮区都要求参建单位要与群众商议,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在丰富路61号小区施工时,有居民反映施工人员上班时间太早,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休息。接到居民反映后,项目部立即调整,将有噪音的施工安排在7点半以后进场施工,快速响应了群众诉求。 

通过落实民主整治,居民代表参与小区整治工作的热情高了,主动为整治出谋划策、主动化解居民内部矛盾、主动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近几年,小区整治工作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要求整治的呼声日益高涨。”该负责人欣慰地说。

在安排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实施计划时,秦淮区就着手考虑长效管理问题,保证整治后的效果能得到长久保护。比如各街道作为落实小区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小区整治前即制定长效管理方案,确保整治方案与长效管理紧密结合,做到整治一个,移交一个,建设管理紧密结合、不留缝隙,使整治成果能够长期巩固。

C智慧化让工程管理更精细

“小瑞小瑞,请介绍项目上的设备情况。”“进场机械设备20台,其中挖掘机3台、起重机1台……”

这个叫“小瑞”的可不是工程管理人员,而是机器人。在地铁1号线北延TA03标段,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研发了一套机器人系统。这套系统一方面与互联网相连,可以提供基本的查询功能,一方面与后台相连,可以清楚地介绍项目上的各种信息。施工单位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小瑞”诞生于今年年初,是一个物联网集成平台,它能展示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指数、视频监控、混凝土砌块的养护情况、安全交底等各类信息。“以前我们管理人员在现场要挨个检查环保、工人进场等情况,要一个点一个点地跑,各类信息都是孤岛,现在通过‘小瑞’把各种信息都集成到一起,提高了管理效率。”该负责人介绍。碰上业主来检查或者外单位来观摩,以往需要准备宣传册或者展板,但是施工状况是在不停变化的,做好的宣传册和展板很容易过时,隔一段时间就得做新的,造成物资的浪费。有了“小瑞”以后,只要在后台输入,“小瑞”就会自动提供最新信息。 

“小瑞”是智慧化、智能化工地的一个试点。从2016年开始,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始规模化地推进智慧化工地建设,从刷卡进工地、打造VR安全教育馆、环境自动化监测系统着手,将这些举措形成一套标准化动作,渐渐实现地铁工程全覆盖。近两年来,在此基础上,智慧化的举措不断升级,比如以对基坑开挖时的安全管控为目标,分析南京地铁工程基坑开挖工况条件,开展伺服支撑系统的应用,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目前南京地铁在7号线、5号线部分标段均使用了伺服支撑系统,对地连墙进行主动加载抑制其变形,并对钢支撑的轴力与位移数据统一管理。通过伺服钢支撑系统应用,系统分析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管理。

今年2月,市建委组织召开了全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暨建设工程工地差别化管理推进大会,要求建设工期在6个月以上的房建、市政、交通、水务、园林工地,要安装环保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全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化管理首先实现的是提高质量安全方面的管控质量和效率,南京7条地铁线路在建,不可能全靠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一个一个工地挨个检查。通过智慧化将项目上的所有数据集成到地铁公司,管理人员在办公室的监控大屏上就能了解到今天某个项目上有多少工人在施工、进度如何、安全文明施工状况是否达标,实现精细化管理。后期监控平台还将进一步升级,能自动识别出不符合规范的施工行为,提出警示;此外,从预算到招投标、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与进度管控、投资都将挂钩,形成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旦这些信息在一个项目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数据库,到下一个项目上,就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体系。“比如这条线路投资多少、施工周期多长、用了多少物料,就可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依据,让管理人员心中有数。”该负责人介绍。 

据悉,明年南京市将优选100多个项目列入精细化建设管理范畴,以此为标杆,助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